首 頁
|
路橋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橋梁檔案
|
技術學術
|
圖片故事
|
行業(yè)交流
|
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京張高鐵:最大埋深102米創(chuàng)世界高鐵建設紀錄
2016-09-30
(原標題:探訪在建京張高鐵:最大埋深102米再創(chuàng)世界高鐵建設紀錄)
京張高鐵線路圖。北京市住建委供圖
9月28日,工人正在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隧道二號斜井進行施工。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李拓攝
中國青年網(wǎng)北京9月30日電2019年,北京市民將可以乘坐京張高鐵從北京北站直達張家口,而乘車時間將由現(xiàn)在的3.5小時縮短到1小時左右。
京張高速鐵路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有砟軌道高速鐵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
未來,京張高鐵將是聯(lián)動北京、延慶、張家口三賽區(qū)的有力交通工具,不僅能夠有力保障2022年冬奧會的順利舉辦,更將帶動北京科技、金融和人才優(yōu)勢與張家口市優(yōu)良的環(huán)境資源和旅游資源優(yōu)勢深入互補,以高速度、高效益促進京張兩地的聯(lián)動發(fā)展。
世界埋深最大的高鐵車站
9月28日,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實地探訪了正在修建中的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工地項目負責人介紹,八達嶺長城站最大埋深102米,地下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同時也是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車站。目前,車站的下方隧道進口已完成了159米的施工。
同時,車站兩端渡線段單洞開挖跨度達32.7米,是目前國內(nèi)單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鐵路隧道。
中鐵五局總工程師羅都顥介紹,為了能夠提高旅客進出站的效率,八達嶺長城站在建設中首次采用了疊層進出站的通道形式,實現(xiàn)了進出站客流完全分離和進出站口均衡布置。并且,車站還首次采用環(huán)形救援廊道設計,具備了緊急情況下快速無死角救援的條件。
據(jù)介紹,八達嶺長城站是目前國內(nèi)旅客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車站。在車站內(nèi)部,一個提升高度為62米的長大扶梯及相關的斜行電梯等先進設備將給未來在車里乘車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
五環(huán)內(nèi)再無平交道口
京張高鐵正線全長174公里,其中在北京境內(nèi)約70公里。全線共設10個車站,分別為北京北、清河、沙河、昌平、八達嶺長城站(地下站)、東花園北站、懷來、下花園北、宣化北、張家口南;其中八達嶺長城站(地下站)、東花園北、懷來、下花園北、宣化北5個為新建車站,其余均為改建車站。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隨著京張高鐵的建成通車,北京市五環(huán)內(nèi)將再無平交道口。人們每天在四道口、五道口等地等待火車通過的場面也將一去不返。
據(jù)介紹,高鐵線路自北京北站引出,過學院南路后轉(zhuǎn)入地下,連續(xù)下穿北三環(huán)、知春路(地鐵10號線)、北四環(huán)、成府路、清華東路(上跨地鐵15號線),于萬泉河以南轉(zhuǎn)出地面,后下穿北五環(huán)沿既有京張線增建二線至沙河站。
這樣的線路設計打通了北京西北部地區(qū)交通擁堵的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形成了快速、安全、舒適、準點、大能力客運通道,有效改善了北京城區(qū)西北部地區(qū)的交通環(huán)境,彌補了地區(qū)城際交通結(jié)構(gòu)單一的缺陷。
老車站、古長城得到保護
地處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青龍橋火車站不過是一個四等小站,但卻是京張鐵路線上最引人注目的車站。100年前,詹天佑就是在這里巧妙地運用了“人”字形鐵路,解決了八達嶺坡度陡高的技術性難題。
如今,隨著京張高鐵的建設,這座至今已經(jīng)使用了107年的古建筑也將逐漸成為人們對中國鐵路的記憶。
青龍橋車站站長楊存信介紹,隨著京張高鐵的通車,青龍橋車站原本的“人”字形鐵軌變成一個“大”字。未來京張高鐵貫通后,古長城與新高鐵交相輝映,歷史與人文將充分融合展現(xiàn),而青龍橋車站也將正式成為見證中國鐵路發(fā)展的“活化石”。
此外,為了保護八達嶺古長城,羅都顥介紹,在進行施工設計時專門為八達嶺隧道制定了爆破方案,并選擇了震速遠小于一般爆破的電子雷管。他表示,在實施爆破時,“人們感覺到的震動就像一輛車從身旁駛過”。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作者:李拓
上一篇:
首條民資控股高鐵闖關“盈利難”
下一篇:
汕樟公路雙線特大橋正式架梁
延伸閱讀:
·
京石高鐵百米大橋合龍
·
京滬高鐵大橋首次穿“防撞衣”
·
武漢“縮小版”橋梁亮相世博
·
京港高鐵重型橋安全跨越京廣鐵路
·
長樂至平潭跨海大橋工可有望6月完成
·
京港澳高速株洲段立交橋成危橋
·
廣青公路暨京安大橋等六項道路工程正式通車
·
南京兩橋一路五一貫通
·
南京城西干道五月開工方案還是“橋改隧”
·
京港澳高速株洲西收費站互通橋維修
頻道總排行
中國最難隧道:工期5年延至13年 26個月掘156米
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專稿——騰飛篇
臺灣海峽建跨海大橋 規(guī)劃三條路線
李盛霖部長到安全監(jiān)督司看望同志們并指導工作
德夯峽谷彩虹現(xiàn)——記矮寨大橋
武漢白沙洲大橋單雙日限行
“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2016年底前通車
矮寨橋首次采用塔梁分離式懸索橋結(jié)構(gòu)體系
四川: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百年進展與世紀展望之橋梁造型與創(chuàng)意
技術學術
·
大跨徑懸索橋幾何非線性分析簡述
·
大跨懸索橋及加勁梁斷面的發(fā)展概況
·
橋懸索橋無抗風纜貓道設計及其施工關鍵技術
·
斜拉橋風致抖振時域分析
·
混凝土斜拉橋中跨合龍技術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動力特性實測
·
斜拉橋穩(wěn)定性整體分析
·
斜拉橋非線性影響因素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的施工監(jiān)控
·
矮塔斜拉橋地震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