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前山河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2016-09-09 
 記者從中鐵十四局二公司獲悉,由該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項目——前山河特大橋主橋已于近日順利合龍。

 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工程,珠海連接線項目起自珠澳口岸人工島,西行止于洪灣,項目總長13.43 公里,預計將于2017年全線建成通車。其中,跨越前山河的特大橋項目長達1777米,全線采用波形鋼腹板前沿科技施工,主跨160米,為國內跨度最大的波形鋼腹板連續(xù)梁橋。

 中鐵十四局港珠澳項目經理谷守法告訴記者,該橋梁的最大特點是腹板采用波形結構的鋼板代替?zhèn)鹘y(tǒng)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從而徹底解決了連續(xù)梁橋腹板開裂的質量通玻而采用混凝土和波形鋼板的組合結構,抗震性能也將大幅提高。“作為城市橋梁,其最大優(yōu)點是可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進行更換與維修。”

 據(jù)了解,波形鋼腹板工藝以往在法國、日本等地應用相對較多,在國內尚處于起步和推廣階段。由于技術儲備不足和缺乏相關施工經驗,國內同類型橋梁在設計和施工上往往受到制約,通常在城市天橋、公園景觀橋梁等應用,用于交通領域的跨度則多在120米以內。對于直接躍至160米跨度的前山河特大橋,施工面臨極大考驗。

 在中鐵建設者的大力攻關下,目前大橋125跨支架現(xiàn)澆梁已完成澆筑123跨,216片預制小箱梁已全部架設完成。對其中的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總工程師高士亮表示:“我們對線形精控、梁體結構體受力、縱向預應力等新課題、新工藝展開全方位攻堅,相繼攻克了數(shù)十項技術難題。由我們自主研制的帶自行吊裝轉向功能的專用掛籃,成功解決了大橋處于臺風高發(fā)區(qū)的抗扭失穩(wěn)難題,確保了施工安全。”

 此外,前山河特大橋引進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震減災技術——摩擦減震擺,并根據(jù)橋梁自重,把摩擦擺的可承載應力提高到50000千牛頓,相當于5000噸的重物在橋面上跳躍,也不會對橋梁造成任何損壞,這也進一步提升了大橋的抗震性能。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