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交通事故等可在立案前先行調解
2016-06-30 
        (原標題:交通事故等可在立案前先行調解)

        “案多人少”是目前法院面臨的問題之一。昨(29)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并發(f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特邀調解的規(guī)定》(下稱《規(guī)定》)。法院系統將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基層法院對于交通事故、醫(yī)療糾紛等可以引導當事人先行調解。

        探索建立調解前置程序

        據最高法司改辦主任胡仕浩介紹,當前處于社會轉型期,特別是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涉及到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糾紛日趨多樣復雜,“與訴訟相比,調解、仲裁、裁決等非訴解決方式有簡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等優(yōu)勢?!薄兑庖姟芬筇剿鹘⒄{解前置程序。規(guī)定有條件的基層法院對家事糾紛、相鄰關系、小額債務、消費者權益、交通事故、醫(yī)療糾紛、物業(yè)管理等適宜調解的糾紛,在征求當事人意愿的基礎上,引導當事人在登記立案前由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先行調解。

        同時,推動律師調解制度建設。積極吸納律師加入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名冊,支持律師加入各類調解組織擔任調解員,探索建立律師調解工作室,鼓勵律師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優(yōu)勢,參與糾紛解決。《意見》要求法院在道路交通、勞動爭議、醫(yī)療衛(wèi)生、物業(y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土地承辦、環(huán)境保護以及其他糾紛多發(fā)領域,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平臺,整合社會解紛資源,切實減輕群眾負擔。

        特邀調解需當事人自愿

        此外《規(guī)定》要求,選擇特邀調解需要當事人自愿,法院不得強迫當事人選擇特邀調解。對堅持訴訟的,法院應當及時登記立案或者開庭審理,保障當事人的訴權。《規(guī)定》還明確,特邀調解要依據規(guī)則履行通知告知義務、確定合適的調解方法。委派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應將調解協議提交法院備案;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法院依法受理。委托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應由法院審查并制作調解書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法院應當依法作出裁定。委派調解未達成協議的,調解員應當將當事人的起訴材料移送法院;當事人堅持訴訟的,法院應當依法登記立案。委托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法院應當將案件及時轉入審判程序審理。

        據新華社

        名詞

        特邀調解是指人民法院吸納符合條件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yè)調解等調解組織或者個人成為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接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后委托,依法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活動。

        數字

        去年全國法院受理案件達1951萬余件,同比上升24.67%,而2005年全年法院受理案件為784萬件,10年間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增加了1000多萬件。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法制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