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尼泊爾震后重建——之中尼公路為災民帶來希望
2015-08-01
中國日報加德滿都7月31日電(記者常思穎)從加德滿都驅(qū)車到Sindhupalchok區(qū)域的Bahrabise要五個小時,這里距離中國西南邊境僅20公里。汽車沿著阿尼哥公路行駛,一路在峽谷激流中穿梭。
進入Sindhupalchok區(qū)域,倒塌的房屋隨處可見。這是地震的重災區(qū),4月25日和5月12日的兩次大規(guī)模地震幾乎把這里夷為平地。
也就在最近,整個Jure村莊被泥石流埋沒。從漂浮在Jure河中的淡綠色屋頂才可依稀辨認出一個房屋的模樣。剩下部分的則深埋入土,圍繞在一堆殘骸枯木中。
地震已經(jīng)過去三個月了,Bahrabise的村民還遭受著苦難。倒塌的房屋、艱難的雨季農(nóng)耕,讓他們擔心未來的路怎樣走下去。不少村民、尤其是那些靠阿尼哥公路為生的村民,期盼中國政府聽到他們的聲音,伸出援助之手。
阿尼哥公路的尼泊爾路段已在震后重開。但一些關卡還有巨石阻擋,只允許車輛單行。中國路段仍在緊閉,不僅阻斷了來往中尼的貨物,還阻礙了兩國的基礎建設進程。
中國軍隊不久后將進入尼泊爾,助力開辟公路,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HariPrasadBashyal說。他估計公路會在九月中旬重開?!爸袊范芜€有泥石流阻礙,所以需要時間。”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吳春太表示,北京將加快重開阿尼哥公路的進程,中國將來在尼投資也將重點放在尼泊爾北部地區(qū)。
114公里長的阿尼哥公路由中國政府資助,于20世紀60年代完工。這條公路復蘇了沿路村莊,為村民帶來了巨大經(jīng)濟效益。
78歲的KrishnaBahadurTimilsina居住在Bahrabise的Ramche村落。地震前他為邊境附近的MiddleBhotekoshi水利電氣工程打工。一旦完工,這項工程將連接尼泊爾與中國廣西的水力電氣系統(tǒng)。
“這項工程提供了超過6000份工作。但不知什么原因,后來停掉了,”Timilsina坐在自家的木屋前說。他從震壞的舊房中撿來些物料,搭建了這間臨時住房。
“我們希望工程可以盡快重開,這樣我們就有工作了,”Timilsina的大兒子蹲在旁邊說。
據(jù)尼泊爾當?shù)赜⑽膱蠹垺禩heKathmanduPost》報道,這項4500萬瓦特的水利電氣工程在去年8月的一場泥石流中被迫停工。
Timilsina居住的小村落坐落在Bahrabise的山谷叢林中,從鬧市區(qū)走上來要一個小時。村莊里的男人多數(shù)為邊境附近的建筑工程打工,另外一些則在鬧市區(qū)做些小生意。女人在家養(yǎng)孩子、種田、喂牲畜。地震以來,男人們返回了村莊。為救援團隊的幫助下,搭建了帳篷和臨時木屋。
在Bahrabise的鬧市,破碎的瓦礫隨處可見。有些未倒塌的房屋上暴露著巨大的裂痕,彷佛隨時倒塌。通往鬧市的馬路安靜、空蕩。時而有些孩子爬上廢墟玩耍,沒有任何大人照看。
山上層層疊疊的帳篷由不同顏色的塑料帆布搭建,彷佛一條彩虹掛在天邊。然而每一個帳篷背后,都藏著一個近乎悲哀的故事。
50歲的RajendraRanjit在這里出生,做著電工工作。他從前每周回去邊境兩次,買些便宜的東西回來。“收音機、電視、電風扇、修理工具,什么都有,”Ranjit坐在帳篷里說。他旁邊堆了他所有的家當,都是他從廢墟里挖出來的。
Ranjit見證了阿尼哥公路帶動村莊興起?!肮方ǔ芍埃迕褡呗啡ゼ拥聺M都,現(xiàn)在都開車去,和邊境的中國人做點生意。”
受“4·25”地震影響,今年1到5月,中國西藏對尼泊爾貿(mào)易進出口總值為24.1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近4成,全面下滑。
據(jù)聶拉木海關工作人員其米多吉介紹,今年1至5月份,西藏對尼貿(mào)易進口0.29億元、出口23.89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47.12%和37.24%。其中,5月份貿(mào)易值僅達107.1萬元,下降最為明顯,同比減少99.9%,西藏對尼出口貿(mào)易甚至出現(xiàn)停滯。
“地震前,公路上每天都熙熙攘攘的,”開雜貨鋪的RadhaKrishaaShrestha說。他的房子在第一次地震中被埋了,現(xiàn)在住在山上的帳篷中。
Shrestha說他之前與女兒一起經(jīng)營店鋪。地震后,他送家人去了加德滿都。那里的高額開支迫使他不得不回到鄉(xiāng)下打點生意?!霸谶@我還能賺點錢,”他說。但他已經(jīng)兩天分毫未入了。
BahrabisePrimaryHealthCenter是震后唯一一間還在運作的醫(yī)院。醫(yī)院的主樓被毀了,破損的鮮紅色瓦礫暴露出來,活像病人傷口復發(fā)。少許擔架躺在醫(yī)院的平地中間,上面布滿灰塵和碎石。
29歲的SajnaShrestha是醫(yī)院唯一一個還在工作的醫(yī)生。其他兩個醫(yī)生被調(diào)到了加德滿都,另一個在別處接受培訓。二十幾個病人站在門口排隊,等待接收治療。
在非政府機構和團體的幫助下,醫(yī)院恢復了基本救治。阿尼哥公路的尼泊爾路段開放后,醫(yī)療設備和藥物從加德滿都送達。但電力還沒有恢復,意味著無法進行手術與實驗測試。
“在地震過后的兩個月內(nèi),每天要看150到200個病人,”Shrestha說,“一半傷者都是地震造成的?!彼皇帜弥犜\器,一手接過下一個病人的治療單,臉上露出倦容。
(編輯:嚴玉潔)
(原標題:直擊尼泊爾震后重建——之中尼公路為災民帶來希望)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