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大橋位于吉林省伊通河與解放大路的交會處,始建于1931年,1950年,大橋經歷了一次擴建,2004年3月10日,大橋安全爆破。同年09月27日,
新長春大橋正式通車。
舊長春大橋爆破
舊長春大橋的前身長63.64米,寬4.55米的木橋,位于舊城南門附近,叫全安橋,又稱南關大橋。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關東軍占領東北,鑒于當時的南關大橋是長春通往吉林的要道,日本關東軍在1932年開始著手修建新橋,新橋很快建起,長96米,寬7.8米。1951年大橋經過加固,正式更名為長春大橋。
新建成的長春大橋全長143.4米,寬47米,雙向機動車道都是4車道,中間設置了7米分車帶,以后通行車輛荷載最高可達70噸,設計使用年限70年,設計泄洪能力為每秒853立方米。
新長春大橋的建成,對于緩解中心城區(qū)交通緊張狀況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長春大橋的設計也充分考慮到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建設成了拱橋,拱橋最大的特點就是景觀橋的特性,加上景觀燈、路燈、射燈的亮化作用,長春大橋必定會成為市民休閑的又一好去處。